重返青藏线
习亚华(1975 建工)
2006年4月30日,在清华大学建校95周年纪念大会上,我代表1975年响应*号召,赴青海、西藏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152名工农兵学员毕业生,在清华大礼堂作了发言,发言几次被掌声打断。会后,学校领导顾秉林校长、陈希书记上台和参会的30 多名同学握手,并合影留念。同学们激动万分,大家纷纷约定:重走一次青藏线!于是,就有了2009年的“重返青藏线”征程。
癫痫发作对记忆力会有影响吗e="TEXT-INDENT: 2em">2009年8月17日,从兰州出发,随着黄河大桥渐渐远去的身影,我们一行13人踏上了33年前的征程——青藏铁路线的勘测设计工程。蓝天白云绕顶而过,白杨树林扑面而来;青海湖波光粼粼,日月山牛羊成群。我们顿时兴奋起湖北癫痫病重点医院是哪家来: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熟悉,又似曾相识在遥远的过去!我们情不自禁地欢呼:美丽的青藏高原,我们回来看你了!你还好吗?
在辽阔的青藏高原极目远望,一望无垠的草原被黑色的牦牛、白色的羊群点缀着;青海湖瓦蓝瓦蓝的湖水微波荡漾,岸边又跳出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。青藏铁路像一条镶嵌在绿色地毯上的灰丝带,弯弯曲曲,爬高下低,呼啸着奔向远方。我们都陶醉了,陶醉在我们曾经亲手绘制的蓝图上,陶醉在这迷人而美丽的青藏高原。“快看!藏羚羊!”不知谁高声叫喊着。“快看,一只兔子在向我们招手!”“旱獭!一排站得笔挺,向我们行注目礼呢!”我们的兴奋与动物们齐行。
青藏高原的美丽无与伦比,我们衷心地赞美。我们发自内心地说:青藏高原啊!30多年前我们把青春献给了你,今天我们又把全部的爱再一次地奉献给你。愿你常青如唐古拉山的雪莲,长寿如雅鲁藏布江的激流,生生不息,永永远远,万古长流!
33年前,我们毕业于清华大学,当时正值青藏铁路开始勘测设计工作,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员。在校党委发出动员令后,全校毕业生群情激荡,热血沸腾,纷纷报名要求到青藏高原去参加铁路建设。建工系暖22班喊出了“笑迎高原暴风雪,定叫拉萨连北京”的雄壮口号。很后学校批准了8个系25个专业的150名毕业生,前往铁道部兰州*一设计院及铁科院西北科研所报到,参加青藏铁路的前期勘测设计工程。我们的同学大多被分在了第二勘测设计总队,分在了从青海省西宁到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全长2000公里的青藏线上,开始了我们人生中的*一次踏勘!
我们在回忆中漫游,突然一列火车迎面而来,大家顿时激动起来:“快看!火车!行驶在我们亲手绘制的铁道线上!”大家纷纷下车,高举着五星红旗,拉开早已准备好的横幅“重返青藏线 清华学子2009”。在蓝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的映衬下,背后是金灿灿的油菜花。我们兴奋,我们欢呼,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纪念!
8月17日,我们到了久违的高原绿洲——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。一进格尔木大家又兴奋起来,张云华指着路旁的灌木丛说:“你看!这就是红柳,杆杆是红色的,小绿树叶,生命力特别顽强。”宽阔的马路,笔直的交通线,闪烁的红绿灯,俨然是一座现代化城市,已没有当年格尔木县城的影子,我们都目瞪口呆了。“好一座美丽的高原绿洲,简直都认不出来了!”工民建专业的张宝兰感慨万分。想当年,她和丈夫在格尔木铁道兵师部结婚的场景,又浮现在眼前。美丽的格尔木,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、战斗过,今天,我们和我们的第二代来看你了!化学专业的苏明也感慨万分地说:“我们来寻梦、来圆梦来了!”
我们一行人找到铁路勘测二总队的站场队旧址,20队的树荫,17、18队的小岛,8队的十字路口,还有第二勘测设计总队旧址。往日风云历历在目。格尔木又叫盐湖城,因为离它30 多公里就有一处千古奇观——方圆数百公里的察尔汗盐湖。30多年前,为了研究出铁路经过时怎样才能不腐蚀铁轨和路枕的方案,西北研究所的许多同学常年驻扎在察尔汗盐湖,其中就有韩啸的妈妈解康莉,她一住就是几年。当地人都传说吃了盐湖的珍珠盐就会生男孩儿,结果13位女同学在盐湖工作,有12个生了男孩儿!我们兴奋地高举五星红旗,站在盐堆上照相,我们向着盐湖呼喊:“哎——美丽的察尔汗盐湖大仙儿,我们来看望你了!”
从格尔木向西30公里,就到了昆仑山入口——海拔3575米的南山口,我们还驱车到了87公里的纳赤台兵站。给排水专业的张云华参加了勘察那一带的水源。当年的吊桥已经不见了,远远望去铁路依山而行,蜿蜒逶迤,静悄悄地匍匐着,我们在纳赤台兵站留影纪念。
长春治癫痫病哪个医院好T-INDENT: 2em">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在格尔木寻找过去的痕迹:苏明找到当年20队帐篷前的一棵树,他和高电压专业的杜万国抱着那棵树留下倩影;高电压专业的李负栋找到站场队的一座水塔;苏明很有成绩,找到了17、18 队的驻地——小岛,一座孤零零的破落的院子,推门而入,照壁上当年留下的豪言壮语映入眼帘:“劈开昆仑山,战胜唐古拉,踏破千里雪,走进长江水。”建筑专业韩桂茂的儿子激动的大声喊:“我看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当年奋斗过的地方,他们太伟大了!”计算机专业的宫燕生找遍了格尔木城,8队已经没有了痕迹,他只好在一个记忆中的地方——大马路的十字路口照相,还斩钉截铁地说:“这就是当年铁8队的驻地,绝对没错!”大家都簇拥着他,站在马路上照相。宫燕生是我们这一批同学中坚持留在青藏铁路建设,并直到通车的同学之一。
格尔木有着我们太多的回忆,当年参加格尔木火车站设计的几个人,清晨来到火车站前广场,他们说,这可是当年我们亲手设计的建筑啊!张宝兰动情地说:“这一路参观格尔木很有感触,一是路笔直笔直,戈壁滩还是那么荒凉。二是格尔木变大了,到处是厂房高楼,从过去的3万人发展到今天的23万人。三是旧址确实有,找不到说明旧貌换新颜,找到了说明还没有发展。”他记得,当年参加设计火车站的还有王贵祥、吴悦等同学。格尔木火车站矗立在清晨的细雨中,还是那么大气、庄严、稳重。
我儿子崔晨韬好奇地问道:“你们有没有后悔过?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同学们顿时激动起来,发言争先恐后,但众口一致:“从来没有后悔过!”李负栋慢条斯理地说:“当时报名来修铁路非常单纯,吃苦也没什么感觉。从1976年来到这里到1983年离开,我参与过青藏铁路第二代的勘测设计。青藏铁路通车给边疆带来幸福,带来繁荣!心中充满了自豪!”座谈会上气氛热烈,大家七嘴八舌地回忆着往事。
8月20日凌晨,我们终于乘上了前往西藏拉萨的火车,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,所有的相机都时刻准备着,拍下火车飞驰而过的蓝天、白云、雪山、河流、导热棒、护栏、站牌、灯塔,以及野生动物们:藏羚羊、灰兔、苍鹰、牦牛、野驴、大雁……“不冻泉到了,我们在那里洗过脚!”“烽火山隧道!”“楚玛尔河!”“快看,沱沱河,长江黄河发源地!”苏明做梦都想念的地方。“快到唐古拉山啦!”“我拍到了‘唐古拉南’的站牌!”“看看沿途的导热棒,这是解决*冻土层的关键措施。”“还有成片的挡沙墙,固沙井字方阵。路基下的通风管道。”我们一路上不停地唠叨,不停地解说,不停地赞叹,引得同车厢的人都来探寻。当得知我们就是当年青藏铁路的建设先驱者时,都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:好样的!
“看见昆仑山的雪峰了吗?当年我们曾经上去过。”只见白雪皑皑,高耸入云,真是“巍巍昆仑,万山之祖”。通天河、沱沱河水慵懒地漫流着,冰山消融千曲百回,涓涓细流汇成长江黄河,浩浩荡荡势不可阻挡。可可西里无人区跨越了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,海拔在4600米以上。火车翻过了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丫口,就进入了西藏高原。天空高远透明,深深的纯净的蓝色,沁人心肺的敞亮!沿途的玛尼堆挂满了经幡,虔诚的藏族同胞虔诚地祈祷上苍,赐予我们芸芸众生以福祉,以安康。
火车飞驰,窗外一片白雪皑皑,远山被阳光洒下明珠,熠熠生辉,白云翻滚着迅速后退。我们完完全全被铁路及两边的景色迷住,不知不觉就过了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丫口。咦,奇怪了,怎么没有高原反应?我们太兴奋了,全然失去了生理条件的反射。黄昏时,落日熔金,灿烂的晚霞喷薄而出,黄灿灿地渲染了蔚蓝色的天空。
快到拉萨大桥时,一路激动的我们又像被子弹推上了膛,兴奋再度燃烧了我们的胸膛:“快拍!拉萨大桥!”宫燕生大叫起来:“当年我坐着牛皮筏子多少次横穿拉萨河,测量河床断面。”“多么雄伟的拉萨大桥!” 宫燕生热泪盈眶,久久不能平静!我们一路走来,不知激动了多少次,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泪。当我们到达拉萨火车站时,大家却因为等待终于实现了,而变得无所措手足。
在拉萨火车站广场上,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,我们打开了一条通红的4米长横幅,金灿灿的大字迎着晚霞余晖在飘扬。“重返青藏线 清华学子2009”,1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引来无数的旅客驻足观看,不时响起赞美的掌声。我们在国旗的辉映下,心花怒放!我们大声喊到:“拉萨!我们回来了!我们回来看你了!”“拉萨!你变得更加美丽了!” 33年前的努力,今天变成了现实,而且是如此的辉煌!我们陶醉了,在这幸福的时刻!
重返青藏线,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。我们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一生:我们为人民创造了幸福!我们无怨无悔!
在这里,我记下重返青藏线的13 人:宫燕生、张宝兰、张云华、苏明、杜万国、李负栋、习亚华、韩啸、高宇、赵佳希、崔晨韬、马玉发、王廷尧。2011 年4 月,为纪念清华母校百年诞辰,我们将《重返青藏线》制成光碟赠送给母校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*收藏。
2015年2月21日
本文来源于《清华校友通讯》,略有删减。
(清华新闻网4月17日电)
供稿:校友会 编辑:蕾蕾 田心